疫情来临,山东省淄博东方现代女子画院显得特别的忙碌。从院长王孝和到每一名画家,都精心创作着一幅幅战“疫”作品。“用我们的画笔,为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加油鼓劲。”王孝和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要积极带头。在般阳路街道工委的指导下,东方现代女子画院逐步发展起来,为热爱美术事业的广大妇女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了方便学员学习,我们采取灵活机动的办学模式,全日制、半日制、夜校相结合,并由著名画家免费授课。如今的东方现代女子画院已成为淄川区一张对外展示的文化新名片。
“这多亏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党总支对我们的支持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活动场地,还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王孝和说。而这只是般阳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社会组织“双孵化、五同步”党建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党建+”模式,不断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阵地 组织堡垒筑起来
为智障孩子打造温馨家园的憨兜家园、危难之时伸援手的城际救援队、为百姓送戏下乡的京剧团、无偿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团队……走进位于般阳路街道的淄川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各个组织在孵化中心党总支的指导下,正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自己的工作。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孵化中心形成了“双孵化、五同步”工作法。“双孵化”是指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孵化,实现党组织、社会组织价值同向、目标同向。“五同步”则是社会组织进驻与党组织建立同步,目前已建立党支部12个,管理专兼职党员136名;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与党建业务指导同步,目前中心共选配党建工作指导员12名;社会组织发展成长与党组织作用发挥同步,现已组织开展文体、培训、助老等活动100余场次,带动4万余名党员群众参加;社会组织评价与党组织星级评定同步,考核实行五星级评定管理,对贡献突出的党员、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社会组织成熟“出壳”与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同步,经过1—2年的孵化培育,对具备独立发展能力予以“出壳”的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同步调整其党组织隶属关系。
“社会组织、党组织‘双孵化’机制,是街道在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中开辟出的一条共治共享的新路径,真正做到人在哪里,党建阵地就建到哪里。”般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刚说。
党建+发展 区域经济火起来
走进北海村镇银行太河分行的营业大厅,温馨舒适的待办区内坐了很多前来办理业务的百姓。“太河分行是我们2019年7月份成立的,这是我行在淄川开设的第一个分行,是经过我们行党支部研究决定并全票通过。之所以在山区开设分行,主要就是为了发挥我们银行的金融服务作用,更好地助力山区百姓脱贫致富。我们总行位于般阳路街道,街道工委组织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正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的党支部自2017年建立以来发展的越来越壮大,现有党员8人,发展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北海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贾忠强说。
般阳路街道作为淄川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了人才、金融、商业、文化、饮食等产业,汇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党建的引领下,通过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推动以文化、饮食等为代表的“经济”集聚“膨胀”,成为引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般阳路街道辖区有常住人口6.2万人,流动人口10万人,拥有城里大街、吉祥路、通济街、淄城东路、般阳路、尚湖金街、泰坤金融街等商业街,商铺密集,达到1万余个。东关夜市拥有摊点300余个,是淄川区唯一夜市聚集地。得天独厚的优势,奠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根基。般阳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科学规划,有序引导,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SM商城、中华老字号仁德茶庄、国家级非遗鲁派内画、山东省名优特产淄川肉烧饼、焦氏蒸包、著名连锁品牌英子煮鱼等品牌店相继落户辖区,激活了“夜经济”因子,形成“梅花状”发展新业态。
聚焦工作重点,般阳路街道狠抓党建任务落实。投资3.5亿元的财富广场、投资4亿元的区文化中心、投资6200万元的城一老年康复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组织学研80场,涉及党员2600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610件;组织“两委”成员培训3次、党员党性教育4次;29家单位1409名党员到10个社区开展“双报到”,完成共建项目41个,服务120场次……般阳路街道的党建成绩显而易见。而街道“夜经济”蜚声远扬,淄川肉烧饼、子曰倒贴烧饼、英子煮鱼等一批24小时不间断营业的商铺也越来越多,经济收入稳中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红火。
“党建+文化” 百姓生活美起来
李梓源艺术中心、张广庆内画研究院、东方现代女子画院、杨杨剪纸艺术工作室、区博物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作为城区中心,般阳路街道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街道以党建为载体,坚持用党建统领各项工作,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促进般阳路街道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街道立足文化视角,注重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不断丰富党建内涵,用文化滋养心田,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在社会孵化中心,有志愿老师免费教唱歌、教画画,老师就在身边。体育公园、图书馆啥的都在家附近,想看个书、遛个弯都很方便,在般阳生活我觉得真的很幸福。”家住般阳生活区的杨素娥深有体会地说到。
春节前夕,淄川区书法学会的会员们就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般阳路街道般阳居委会,拉开桌子、铺好红纸、蘸好笔墨……现场挥毫泼墨为群众写春联、写“福”字。繁忙紧张地书写了近3个小时,共书写春联300余幅、“福”字200余个,免费送给社区居民群众。“是街道党组织给我们提供了免费活动场所,发挥所长,做点奉献是应该的。”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般阳分会会长郇庆水说。
在党建的引领下,般阳路街道积极开展老年健康关爱工程,为6380名老人免费健康查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60余场次。积极响应落实“淄川籍人才归雁计划”部署,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利用“百名专家淄川行”“淄博四中90周年校庆”契机,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6人,年内成功引进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在我区注册成立企业,与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建立联系。推荐农商银行韩斐申报“齐鲁金融之星”,并成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