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记者在第十六届(2023)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月11日—12日,第十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将在中国第一牛县阳信县召开,阳信将成为全国唯一两次承办这一全国性牛业盛会的县区。既是推动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也是全面展示阳信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舞台,是阳信牛产业发展史上的大事、喜事。
据悉,这次牛业发展大会的主题是“集群共享·提质增效·全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会期2天。届时,阳信将邀请专家,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企驻华代表,国内外企业家约600人齐聚阳信、共话合作。
据介绍,近年来,阳信县立足肉牛特色产业,按照“种养加一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高点定位,高标推进。全县47万人中有12万人在从事肉牛行业,2009年、2019年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为阳信做优做强牛产业奠定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阳信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省沿黄肉牛特色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先后以牛产业为核心建成了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屠宰能力120万头,近600亿元营收。阳信按照“种养加一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抓附加值提升、抓全链条延伸,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地方发展。首先是做优一产。全面推广“粮改饲”种植,订单种植全株青贮玉米20万亩,入选全国首批“粮改饲”示范县;针对犊牛繁育、能繁母牛、架子牛育肥三种模式,制定养殖管理技术规程,实行订单饲喂,探索了“七位一体”(企业+合作社+养殖户+银行+农担+保险+科技)金牧合作模式,养殖户年均收入4.5万元,高出全县50个百分点。其次是做强二产。育龙头、延链条、强产业,先后培育了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屠宰企业76家、SC认证加工企业429家、有机肥生产企业16家、精细分割品种达240类,牛肉预制菜种类达76种,形成了集“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有机肥还田”的全产业链条,每个领域都有领军企业,每个环节都成为产业上下游。最后是做活三产。成立中国农业大学(阳信)肉牛研究中心、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阳信工作站,先后建成进境肉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牛智谷产业园,2万吨保税仓验收通过,与106家贸易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全力打造辐射黄三角、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阳信县坚持品牌立身、品质立本,建设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肉牛产品监督检验评价中心、肉及肉制品监管技术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科创基地,荣获“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等地理标志认证3个,培育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认证32个,牛产品先后亮相北京奥运会、青岛上合峰会、G20杭州峰会、国庆阅兵仪式。
第十六届(2023)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借此机会,阳信向全球、全国牛产业从业者发出诚挚邀请,真心希望能以这次大会为契机,与各界牛人齐商牛业大计、共绘发展蓝图,做“最佳追梦人”;阳信真诚期盼,各位业界精英、媒体朋友发挥人脉广、资源多的优势,为阳信攒人气、广推介,做“最佳代言人”;阳信真挚承诺,提供最好服务、最佳保障,让各位企业家在阳信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做“最佳合伙人”。(翟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