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扎根乡土,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力量,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石桥子镇充分挖掘运用本地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有力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他们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的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完善乡贤文化活动机制。细化了各项任务分工,为乡贤回归提供有利条件,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标杆,为建设美丽石桥子增光添彩。
他们搭建各种平台和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道德讲堂办起来,他们利用道德讲堂这个平台,让乡贤文化进讲堂,通过开展“美丽石桥人”系列活动,把成长于乡土、奉献于石桥子镇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现代“新乡贤”请上讲堂,让全镇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在互动参与中感悟、认知和接受,从而自觉提升道德素养。身边好人选出来。开展“最美石桥人、四德好人榜”评选活动,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事迹展示出来。共推选出“诸城好人”20多人,其中石桥子社区乡村医生吴海霞、五老志愿者王成干、苏家庄社区孝老爱亲赵成花等普通农民荣选为潍坊好人。通过选树、宣传乡贤人物,向百姓传播主流价值正能量,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乡贤文化搞起来。乡贤文化进社区入学校,就是把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学校作为宣讲乡贤文化的阵地,把乡贤文化和乡贤精神转化为口耳相传的话语引导,引领文明新风。组织退休老师、老干部、五老志愿者、老年大学学生成立“乡贤文化服务队”,开展乡贤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崇德尚贤氛围。在东北工作多年退休的田洪顺老人回到家乡后,在镇中心校、社区免费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
该镇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的总体要求,规划建设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雕塑、公益广告26处,文化墙、景观墙1万多平米;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创建评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细化、量化为评选的标准,每年进行评选并表彰奖励,典型精神得到充分传播,好人孵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乡贤人物不断涌现,乡贤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促进了乡风和民风的转变,助推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