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0月30日电(记者杨文)在兰山区金雀山街道东北园社区,2600余户业主盼望多年的不动产权证终于拿到手了。该小区自2011年交房入住,但因为房产开发商的诸多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办理不动产权证。接到群众反映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压茬推进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居民心中所盼。这一切都源于临沂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展专项整治,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临沂市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谋划,扎实推进,以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为抓手,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先动先改,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成立工作专班 围绕“自我改革”动起来
“除市里已经明确的兰山区月澜锦程小区、澜泊湾小区、爱伦坡小区三个物业重点整治项目,我们还排查出兰山区锦绣蓝山、沂龙湾清园两个物业重点整治项目。”集中治理物业管理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全市纳入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全面认真排查摸底,建立项目台账。
“去北城新区医院的公交车特别少”“我们的房产证就是办不下来”“村里的自来水管道坏了”……一个个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汇聚起来,这是临沂市主题教育启动前的一项大行动。为给主题教育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临沂市提前部署开展了群众诉求“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在新闻媒体发布倡议书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同时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行风热线”、巡察、信访、政务服务大厅等6大平台,集中收集转办群众反映问题线索。
在市级层面上,市委常委围绕重点工作,带头确定18个调研课题,带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确定调研课题6000多个。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帮包13个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乡镇,深入开展蹲点调研,摸清实情、分析症结;市直部门单位抽调840多名干部沉到一线听民声、搞调研、抓治理。在县里,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村村到”,对村级班子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走访记录和调研报告。
研究解决措施 围绕“求真务实”改起来
“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访一次。”在解决群众诉求、化解信访积案不力问题的专项整治中,临沂市信访局第一次将群众来访事项进行分类,明确为“咨询类”“求助类”和“诉求类”3大类。对咨询类信访事项,当场办理;对求助类信访事项,简单求助当场办理,复杂求助3个工作日之内办理完毕;对诉求类信访事项,简单诉求15日内办理并答复……这种分类方法和办理时限,增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极大方便了群众。
不等不靠、真刀真枪检视问题。临沂市公安局自10月15日至12月15日,在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袭战乘胜追击60行动”,组织发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线索核查、依法严惩、难点治理和舆论宣传“四项重点”,突出集中查结、集中严打、集中公诉、集中判决、集中查处、集中治理、集中宣传“七个集中”,再掀一轮扫黑除恶强大攻势,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实。
“群众有了问题,我们就得要解决问题。”主题教育启动后,临沂市委围绕群众呼声抓整改,从全市面上梳理出9大类别30条共性问题和776个具体表现,同时将通过信访渠道汇总梳理的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房产证办理难、企业破产改制等8个全市面上共性问题,以及国务院督察反馈的“乱收费”问题,一并纳入整改范围,并逐一制定工作方案,由市级领导挂帅,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项目化推进,构建起了“9+N”系统整治格局。
建立长效机制 做好整治“后半篇文章”
在临沭县郑山街道王沙埠村,接到“安全饮水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王沙埠村党支部拖拉应付,自来水入户长期没有得到落实”的反馈后,该村支部书记红了脸、出了汗。临沭县郑山街道党工委和县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监督整改作用,帮助协调有关单位,督促王沙埠村将村民的“头疼大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王沙埠村实施了自来水安装工程,共改水310户,让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问题。
但脚步并未停下,该县两年内将实施222个自然村村内管网改造、126个村饮水管网提升、6500户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等工程,于2020年5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临沂市率先在省内制定《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同时将结合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将存在“吃水难”问题的村庄一并纳入工程建设范围。目前,已落实资金34.4亿元,解决了1183个村庄、104.2万人的“吃水难”问题。
做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不但要落实问题意见,解决发现的具体问题,更要着眼于标本兼治,推动形成长效机制。目前,临沂市16个县区(开发区)和97个市直部门单位已全部列出即知即改、联动整改和负面问题防范“三张清单”。临沂市行政审批系统建立“吐槽找茬”机制,从企业和群众意见中找差距;开展办事服务电话回访,累计回访企业1.4万余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