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济南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提升非遗项目认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7月4日上午,2025年济南高新区非遗项目评审活动在金谷小学成功举办。本次评审,现场邀请三位来自非遗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对申报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集中答辩评审。
本次共评审28个非遗项目和7位非遗传承人,涵盖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多个类别,充分展现了高新区在推动非遗保护体系建设、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三位评审专家围绕项目的历史价值、传承情况、现实意义、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现场提问与综合评判,逐一听取申报单位和传承人汇报答辩,并结合评审标准提出了中肯建议。

评审过程中,各申报主体准备充分、内容详实,既有深耕本土文化多年的传统手艺人,也有通过创新方式推动“非遗+”融合发展的文化实践者。评审现场既是一次非遗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深度交流。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持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积极探索“保护+利用”“传承+创新”路径,推动非遗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生活,形成了以“项目+传承人+场景”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此次评审工作不仅是对高新区非遗工作的一次阶段性梳理和盘点,也为下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传承机制、推动非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教育文体部将结合本次评审结果,按照“成熟一批、认定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非遗项目管理体系,加强优秀项目的宣传推广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高新区非遗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活力,为打造“文化高新、活力高新”注入新的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