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6日,莱芜市委书记、市长梅建华带领莱芜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开展学习考察。考察归来后,接续召开学习交流会,分析问题差距,研究思路措施。近日,梅建华接受记者专访,回答了干部群众比较关注的有关问题。
记者:这次学习考察,看了很多也听了很多,有哪些突出的感受和体会?
梅建华:5天的紧张行程,看了两省四市23个点,所见所闻让人“眼热心跳”。如果说最深刻的感受,可以用“强、高、活、优”4个字来概括。
“强”,就是综合实力强。他们经济体量大、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雄厚。苏州、杭州生产总值早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昆山作为县级市,去年生产总值达到3520亿元。
“高”,就是发展质效高。这些地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集约、高效成为主要特征。
“活”,就是体制机制活。这些地方领改革风气之先,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推动工作,体制机制远比我们灵活高效。
“优”,就是发展环境优。这些地方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创新创业的政策好,生产生活的环境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学习考察归来后,市委接续召开了总结交流会,代表团成员都认真总结了两省四市的经验做法,在您看来,他们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莱芜学习借鉴?
梅建华:两省四市虽基础不同、条件各异,但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他们不囿于陈旧观念的桎梏,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求新求变、理念超前,以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苏浙地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持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集全球优质资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这些地方一手抓存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增量崛起,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是他们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五是这些地方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努力向社会提供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服务。
六是他们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狠抓落实上,用在研究政策、把握机遇上,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临难不退,有责必担,真正扛起领导干部的责任。
记者:与考察的地方相比,我们莱芜的差距在哪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梅建华:近年来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与本次考察的几个城市相比,我们的发展还是慢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是高质量发展进程上的差距。
从宏观层面看,我们资源型、重化工型经济结构和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导的传统增长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在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依然任重道远。
从中观层面看,莱芜市钢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虽然较好,但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还没有成为主导力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还处于起跑阶段。
从微观层面看,他们坚持“政府创环境,企业唱主角”,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形成了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与他们相比,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层次水平、发展活力上还有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表面看是指标数据的差距,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经济发展程度表象的背后,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理念思路、营商环境和体制机制的问题。
记者:面对差距,莱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梅建华:我们要借力“浩荡南风”,加快推动莱芜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对标先进,全面推动区域发展提质效进位次,部门工作提标准优服务,企业发展提境界创一流,干部队伍提素质善作为,加快形成争先进位大赶超、加快发展走在前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有效制度供给,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科技奖励、成果转化等政策体系,提高莱芜市创新能力。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等园区经验,创新组织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用好挂牌上市、产业基金、私募股权等融资工具,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要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三招并举”,聚集优质资源,破解瓶颈制约,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科技创新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推动莱芜制造迈向质量时代。
四要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围绕推动农业强起来,深入开展农业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围绕推动农民富起来,深化承包地“三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狠抓脱贫攻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围绕推动农村美起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三增三改”,推进“厕所革命”,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向农村延伸。
五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借鉴杭州等地的经验,紧盯“一网”“一门”“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大力营造“亲”“清”相宜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六要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以“三减”为突破口,引导各级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难题、促发展上。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末位淘汰机制,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凝聚起推动莱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