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闻

郓城县: 人才回村开了扶贫窍

作者: 吴宝书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8-27

返乡创业,脱贫致富、陪伴家人两不误。2017年,郓城县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发起了“第一书记喊你回家”活动,在该县李集镇6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山东省文化厅6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请回在外创业、打工能......

返乡创业,脱贫致富、陪伴家人两不误。2017年,郓城县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发起了“第一书记喊你回家”活动,在该县李集镇6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山东省文化厅6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请回在外创业、打工能人,带领贫困村民致富,是最精准、效应最快最长远的扶贫法。

家乡呼唤你回来

第一书记们赴任时,6个贫困村共有619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18%。6位第一书记走访了362户贫困户,家人都是老弱病残,平时仅靠种粮、政府救济和极少量晚辈接济维持生计,人均年收入仅3600元左右。

另一鲜明印象是,他们多数人致富无门,创业又怕担风险,安于现状。省美术馆副馆长何茂峰担任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并兼任4500多人的驻地村李集村的第一书记。他调研后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村集体上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议,几乎所有与会人此前想都不敢想,都纷纷嚷嚷:“别亏了”。

第一书记们同时走访了许多当地致富户,最终一致认为:若想使这些被牢固旧观念紧束的特殊贫困人口走出真正的脱贫路,必须有能人来带。最合适的领路人就是那些懂政策、懂市场、懂经营的长年在外创业、打工的本地人。

走出去,邀请能人回村!

李村营村的李纪真十几岁出外打工,二十多年一直在浙江义乌小市场,并开办了一家手电筒加工小公司。该村第一书记隋福润和村干部到义乌考察并找到他,向他讲述家乡的创业优惠政策,包括租赁费低、人力成本低、乡亲们信任支持……最终说动了他。

四杰村的八零后青年侯圣懂,曾当兵8年,并入了党。复员后在外做生意,打工多年。村原老支书向第一书记宋道波举贤,请侯圣懂回来做书记,使他能以对政策把握好、见多识广、有经营经验和精力充沛的优势,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党员村民也都对他满怀希望,2017年支部换届时一致选他做书记,他被感动了,毅然回村。

陈庄村陈俊峰、袁香芝夫妻二人在青岛一韩资服装厂打工二十余年,他俩说动韩方老板来陈庄村考察建分厂,考察的结果是老板对当地整体条件不满意,走了。第一书记李卫国和村干部趁机力劝二人回陈庄村创业,向对方解释回乡创业优抚政策。带着对故乡的感情、对父母孩子的爱,陈、袁夫妻二人最终打消了顾虑,回家乡创业。

靠这种辛勤游说,一年多时间,第一书记帮扶的6个贫困村十多位能人返村创业。

能人领头众人跟

十多位回乡能人,办起了十多个企业。

侯圣懂任村支书以后,将当兵和打工积攒的钱全拿出,根据当地为全国有名气、有市场的钢球加工制作地特点,筹建了钢球加工厂。村里还请来一位一直在济南市开办体育用品企业的郓城人到四杰村开办了分厂。李纪真回村后,自己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总投资300多万元的灿耀手电筒企业并已投产,所有产品由义乌小商品市场渠道出口东南亚。而陈庄村请回的陈俊峰,注册成立了晨达服装加工厂,今年上半年接受的仅一份订单产值就是500万元,员工们没黑没白地干。

能人回村也包括在农民最熟悉的种植领域示范创业。徐海峰任职第一书记的影塘村一次从外地请回3位懂政策、懂市场、懂经营的在外长年打工者,承包了以村扶贫资金建造的7个高质蔬菜大棚。而以前,这种蔬菜大棚村里没人敢承包。

与以往将各类扶贫资金全分发到户不同的是,这次6个贫困村将产业扶贫资金多以保底分红方式参股企业,既增强了回村创业人对政策稳定和乡亲支持方面的心理踏实感,又使村民更有信心。比如四杰村引进了手电筒加工和体育用品企业,将两年度140万产业扶贫资金全投入参股,贫困户年年分红。

6个村的参股产业扶贫资金,每年都为贫困户获得至少10%的分红收入。

跟着能人打工收入可观。李村营村引进的塑料加工厂主要制作塑料花、裙、绳等,本村贫困户中50人去工作,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陈庄村到服装加工厂做工的也超过50人,一天的收入在100-150元。

这一年多的时间,6个贫困村约千名贫困人员就村打工,很多加工产品更适合不能在企业固定时间打工的贫困人员分散在家里做。如李村营村的手电筒加工,驻厂员工25人,在家里加工者近200人,都是妇女和老人。

据对张志秋担任第一书记的张景龙村调查,产业资金扶贫效果显著。2016年底,村贫困人口年均收入3608元,2017年底即超过4000元,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

李集镇第一书记帮扶的6个贫困村,一年多时间,已有95%的贫困户脱了贫。

扶贫扶出“不服”贫

请能人回村创办企业,将产业扶贫资金用于企业入股,使从来没接触过企业、打工的贫困村民从惧怕上项目到了解、热衷上项目,是李集镇第一书记们蹚出的一条独特扶贫路。

再回到李集村:2017年春天,为了让村集体尽快见到收益,何茂峰调研得知,当地的昆岳黄河浮桥公司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收益,历经两个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公司董事会同意李集村以6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入股,村集体月均收入9000余元,年收入10多万元,收益率达投入资本的18%。随后引进一服装加工车间,45人入车间就业。转眼到了2017年底,村里召开2018年扶贫资金项目研究大会,与当初都“怕亏了”场面大相径庭,尝到了甜头的党员、群众竞相发言,一致要求将新年度的扶贫资金用于新项目,并引进了一个绳网编织项目,使全村人都有了活干,村民年均收入1.5万元,既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又带动了其他村民致富。

扶贫的最佳效应是扶了思想贫。

扶思想贫,山东省文化厅对李集镇6个贫困村一系列帮扶措施起了关键作用。

省文化厅专门设立了“第一书记工作团”,每位厅领导和下级部门都承担着具体支持第一书记们的任务。厅里拨款186万元,又组织画家和企业家捐赠45万元,对被帮扶村进行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安路灯、改造自来水、建幼儿园、建村委办公室、建活动场所;购买图书、文具和T恤衫下村;组织省吕剧、柳子、杂技团下去演出15场……

这些举措使村民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更是了解了外部世界,了解了政策,了解了自身潜力。思维开放了,农民不甘心贫,不服贫,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动力源。

相关文章
  • 阳信:“三聚焦”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阳信:“三聚焦”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24-04-26

  • 家家悦&大宝共同举办2024“城市之美 以爱守护”关爱环卫工人公益捐赠活动

    家家悦&大宝共同举办2024“城市之美 以爱守护”关爱环卫工人公益捐赠活动

    24-04-24

  • 潍坊寿光:工业发展动能澎湃

    潍坊寿光:工业发展动能澎湃

    24-04-20

  • 潍坊寿光:“三产”聚力“加速跑”

    潍坊寿光:“三产”聚力“加速跑”

    24-04-20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