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年主题,昌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集中开展了法律宣传、市场整治等活动,普及消费知识,倡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是现场宣教指导辨假,强化维权意识。3月15日,在大型商场门前举行大型宣传活动,设置信用消费宣传展板,发放《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明白纸和《维权之剑》《消费实用攻略》《老年消费教育指导》等消费常识资料3000余份,宣传诚信经营、消费维权常识;设立真假商品对比台和服务咨询台,接收消费咨询400人次,消协工作人员、厂方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办公,讲解商品真伪的细节性问题,教消费者练就辨假识假的“火眼真睛”,引导群众科学健康、诚信安全消费。
二是专项整治信用缺失,净化消费环境。针对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投诉热点,开展了严打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检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大集64个次,检查食品经营业户4300余户,排查“保健”类店铺4个,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食品、商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案件8起,端掉传销窝点1个。
三是积极调处消费投诉,开展维权行动。受理涉及食品、家电、鞋子、会员卡、服装、手机、服务业等各类投诉百余件,对热线电话、民生网络、来信来访等渠道接收的消费投诉处结情况进行调度,认真排查舆情隐患,确保投诉者满意,投诉热线调解成功率100%。根据群众投诉,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力度,查处销售假冒耐克和阿迪达斯服装及鞋帽案,依法没收假冒耐克及阿迪达斯商品200件。
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市场主体1558户,公示食品类行政处罚信息200余条,抽检信息900余条,将食品经营业户纳入县智慧城市电子地图,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融媒体公开载体的作用,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营造诚信良好的消费环境。